对当下通胀的看法——关注通胀预期

2021-05-11 16:05:51 上瑞资管 93

  —摘自债券圈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通胀无疑是当下资本市场关注的问题。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关注的问题是:这一轮通胀是否会引发针对物价的宏观调控,特别是货币政策是否会因为通胀而收紧?我们接下来主要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本轮通胀的成因

  对于本轮通胀的成因,统计局盛来运副局长已经有非常全面的阐述, “目前国际通胀水平确实有所抬升,主要原因有几方面:

  一是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在复苏,虽然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但一些发达国家疫情得到明显缓解,疫苗加快接种,增强了国际社会共抗疫情推动发展的信心。

  二是在总需求拓展的同时,生产端供应跟不上需求扩张的步伐,尤其是一些原材料生产国和供应国还没有及时复工复产,供需缺口是价格上涨的基础。

  三是一些国家扩张性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外溢效应,催生了世界范围内价格上涨的预期和趋向。

  此外,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保护主义盛行、技术封锁等都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消费者的负担。”上述四点已经总结的非常全面,我们主要想讨论政策应对的问题,所以也就不在本轮通胀的成因上赘述。

  二、相比于通胀,宏观调控更加需要管理通胀预期

  对于通胀,有的是暂时的供需缺口导致,特别是供给冲击形成的缺口,往往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只会形成暂时性的通胀。针对这种通胀,宏观调控不应太多干预,更多的是等待市场机制生效,供求自发归于平衡。

  持续性的通胀往往都会伴随通胀预期的抬升,甚至会出现通胀预期和通胀现实互相促进的螺旋式上升。这种通胀是政策需要干预的,干预的核心就是管理通胀预期。

  比如,有的经济体会实行通胀目标制度,建立社会对管理通胀的信心。我国每年两会就会公布一个通胀目标,虽然最终的通胀数值往往离目标较远,因为这个通胀目标的意义本来就不是让真实的通胀数据去匹配它,而是一种对社会通胀预期的管理。

  再如,央行大都非常注意在通胀问题上与公众进行沟通,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明确货币政策的反应机制,也是对社会通胀预期的管理。

  通胀预期往往和资产价格高度相关。通货膨胀预期是社会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主观估计,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推动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通货膨胀水平。通胀预期抬升会降低居民持有货币的意愿,推升持有商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这个过程还会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而金融资产比一般商品有更强的流动性,更容易受到通胀预期的影响。

  三、当下我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胀预期抬升

  国内通胀预期通过人民银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的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来跟踪,目前该指数不仅没有反弹,反而已经回落到去年一季度疫情发生时候的水平,这意味着国内通胀预期疲弱,和09年四万亿时期通胀预期快速反弹的情景是截然不同的。

  美国的通胀预期目前已经超过疫情之前,回到近20年高位水平。从通胀预期的角度来看,美国进行针对通胀的宏观调控压力远大于我国。

  总之,锚定通胀预期是宏观调控管理通胀的关键。在这一轮疫后恢复的过程中,通胀预期并未抬升,反而回落到疫情发生时的水平,这和09-10年的情况截然不同。目前经济恢复已近潜在增速,政策也逐步常态化,社融和M2增速已经开始回落,后面再出现通胀预期大幅抬升的概率不大。因此,我们判断这一轮通胀大概率是暂时的,引发宏观调控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