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详解

2021-07-19 17:56:47 网站编辑 129

  来源 | Fintech前线

  作者 | 赵越

  近日,央行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央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并且指出要发挥央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作用,高效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

  在创新特色信贷产品方面,《通知》还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地方征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运用税务、工商等非信贷信息以及在本银行的交易结算等信息,综合评价中小微企业信用水平,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比例。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征信服务,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提高其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小微企业的信用价值,提高其获得融资的额度。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央行构建了征信系统、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三大基础设施,此外,央行还创新小微企业征信服务模式,推动各地以省级或地市为单位建立以小微企业非借贷替代数据为核心的地方征信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并在金融领域应用。

  一、央行企业征信系统:小微企业占比高达60%

  央行企业征信系统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大中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完善、信息透明度较高,除了可以通过银行间接融资外,还可以通过评级机构评级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相较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信贷记录缺乏,导致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较高。征信系统通过采集小微企业及企业主信用信息,为小微企业建立信用档案,成为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截至2020年12月,央行征信中心企业征信系统收录的小微企业数量为3656.1万户,占全部建档企业的60%,小微企业数量相较于2017年增长了13倍。

  为进一步提升征信服务水平,央行征信中心于2020年1月17日启动二代征信系统切换上线工作。与一代征信系统相比,二代征信系统提供的信用报告丰富了基本信息和信贷信息内容,改进了信息展示形式,提升了信息更新效率。

  在信用报告方面,央行征信中心设计了专门的小微企业信用报告。不同于大型企业,小微企业规模小,往往通过个人经营性贷款获取贷款,较少使用企业信贷工具,因此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对小微企业的经营具有中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央行征信中心将小微企业信息和其关键人信息进行整合,设计了单独的小微企业信用报告,对小微企业进行授信的银行可以从企业信用报告中了解企业主的信用状况。

  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实现了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

  根据有无资产支持,可以将信用划分为有资产支持的信用和无资产支持的信用,征信系统主要是为无资产支持的信用服务的基础设施,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服务的是有资产支持的信用,有资产支持的信用主要针对信用状况不清楚或者信用状况不好的主体,此外,申请大额贷款也需要资产支持。

  根据2007 年《物权法》的授权,央行于 2013 年在其征信中心下建立了抵押物登记机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该系统最初是通过互联网登记应收账款类的担保物权。2019年12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开始提供全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和查询服务,纳入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范围的担保类型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存款单、仓单、提单质押,融资租赁,保理,所有权保留及其他可以登记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等。

  目前,我国动产融资市场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目前,我国的动产资产规模在50万亿元至70万亿元之间,金融机构每年的短期贷款余额在30万亿元左右,其中,动产担保贷款只有5万亿元至10万亿元,低于发达国家动产担保贷款占短期贷款总额60%至70%的比例。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金融机构持续发力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提高信用贷款规模,但担保融资仍是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主要方式。

  相较于之前散落的动产和权利登记,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助于金融机构全面掌握企业动产和相关权利信息,能够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2020年12月,累计发生登记861.6万笔,累计查询数量为8371.8万笔,其中2020年,发生登记319.7万笔,发生查询4937.4万笔。

  三、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服务的延伸

  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简称“中征平台”)同样是为由资产支持的信用服务的基础设施。该平台由央行征信中心牵头组织并由下属子公司中征(天津)动产融资登记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运营,于2013年12月31日上线,是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服务的延伸,通过集聚应收账款融资参与各方,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确认对小微企业的应付账款,增进小微企业信用,提高金融机构贷前调查效率,促成融资交易。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由于普遍缺乏动产担保品,以企业间日常贸易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融资为担保进行融资,是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在我国,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且大部分应收账款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挤占了小微企业原本就不富裕的流动性,造成小微企业被动融资问题的出现。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看,近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呈逐年递增趋势,截至2020年,应收账款为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也呈逐渐上升趋势,2019年,应收账款占比达到29.6%。

  建立线上融资平台,推广线上融资模式,是缓解融资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手段。中征平台的核心是将供应链核心企业、财政部门掌握的供应商的原始贸易数据,通过平台直接推送给信贷机构,信贷机构根据相关信息自行开展融资业务审查,预判业务风险,进行信贷决策。其中,原始贸易数据主要包括核心企业系统的历史贸易情况、应付账款信息,以及来源于政府采购系统的政府采购项目中从采购计划、中标公告到采购合同的相关信息。截至 2020 年 12 月末,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促成融资共计26.5万笔,融资金额共计13.3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融资20.9万笔,融资金额10.1万亿元,分别占平台总融资笔数和金额的79.0%、76.1%。

  四、地方征信平台:创新小微企业征信服务模式

  地方征信平台是征信系统的有益补充。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替代数据的采集成为可能,通过有效的替代数据的征信供给,可以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能性。为此,央行开始推动各地以省级或地市级为单位建立以小微企业替代数据为核心的地方征信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并在金融领域应用。

  地方征信平台可以与各地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对接或直接承担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为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提供供需对接、信息查询、信用评价、风险预警、风险分担、缓释或补偿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2019年,央行批设了苏州小微企业数字征信试验区,推介苏州、台州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经验,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开展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目前,安徽、广东、云南、四川、沈阳、杭州等省市地方征信平台已上线运行。

  五、小结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信用信息不健全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为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来看,央行初步形成了以“三大基础设施+一个创新模式”为核心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其中,企业征信系统、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互为补充,为小微企业融资构建基础服务设施;地方征信平台则利用新技术和替代数据,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征信服务。